• 1
  • 2
  • 3

联系我们

CAll

江西省万年县文化馆

联系人:吕馆长
手机:18379319909
座机:0793-3856700
邮箱:1624799810@qq.com
地址: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陈营镇建德大街会展中心2楼

本馆动态

News
文艺战“疫”,每日一课 | 万年县文化馆邀您共赏《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》
来源:作者:点击数:1068

课程简介

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,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。中国现代作家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对传统文学进行革新,用现代语言表达现代思想,构成了中国文化长廊上灿烂的一笔。这门课程能够引导大家走近名家名作,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理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,自觉肩负起传承中国先进思想文化的使命。


授课教师

温儒敏: 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,教授,博士生导师,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。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,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审委员,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主编。

image.png


课程目录

1 鲁迅的《呐喊》《彷徨》



1.1鲁迅的《呐喊》《彷徨》(一):《呐喊》《彷徨》的底色和基调

1.2鲁迅的《呐喊》《彷徨》(二):《呐喊》《彷徨》的取材与写作意象

1.3鲁迅的《呐喊》《彷徨》(三):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

1.4鲁迅的《呐喊》《彷徨》(四):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

1.5鲁迅的《呐喊》《彷徨》(五):爱情题材的小说



2 五四时期的小说



2.1五四时期的小说(一):冰心与“冰心体”

2.2五四时期的小说(二):庐隐、许地山、叶圣陶

2.3五四时期的小说(三):乡土小说流派

2.4五四时期的小说(四):郁达夫与“自叙传”小说



3 茅盾的《蚀》与《子夜》



3.1茅盾的《蚀》与《子夜》(一):特色与成就

3.2茅盾的《蚀》与《子夜》(二):人物系列

3.3茅盾的《蚀》与《子夜》(三):《子夜》细读

3.4茅盾的《蚀》与《子夜》(四):吴荪甫形象

3.5茅盾的《蚀》与《子夜》(五):《子夜》的艺术



4 巴金的《家》与《寒夜》



4.1巴金的《家》与《寒夜》(一):巴金与无政府主义

4.2巴金的《家》与《寒夜》(二):巴金的前期作品

4.3巴金的《家》与《寒夜》(三):《家》的人物形象

4.4巴金的《家》与《寒夜》(四):巴金的写作风格

4.5巴金的《家》与《寒夜》(五):《寒夜》细读



5 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与《四世同堂》



5.1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与《四世同堂》(一):老舍的特色与贡献

5.2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与《四世同堂》(二):底层市民生活

5.3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与《四世同堂》(三):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

5.4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与《四世同堂》(四):虎妞形象



6 沈从文的《边城》等小说



6.1沈从文的《边城》等小说(一):湘西题材

6.2沈从文的《边城》等小说(二):沈从文的写作意图

6.3沈从文的《边城》等小说(三):《边城》

6.4沈从文的《边城》等小说(四):沈从文的美学观

6.5沈从文的《边城》等小说(五):牧歌理想



7 三十年代小说



7.1三十年代小说(一):三十年代文学概述

7.2三十年代小说(二):《莎菲女士的日记》

7.3三十年代小说(三):萧红的创作

7.4三十年代小说(四):张恨水的创作



8 鲁迅的杂文



8.1鲁迅的杂文(一):鲁迅杂文概述

8.2鲁迅的杂文(二):鲁迅杂文的价值

8.3鲁迅的杂文(三):鲁迅杂文的鉴赏分析

8.4鲁迅的杂文(四):议论中的联想与形象化表达

8.5鲁迅的杂文(五):讽刺、幽默与曲笔



9 三四十年代散文



9.1三四十年代散文(一):三四十年代的散文概述

9.2三四十年代散文(二):林语堂与闲适散文

9.3三四十年代散文(三):独语与闲话

9.4三四十年代散文(四):三四十年代的散文作家



10 曹禺的《雷雨》



10.1曹禺的《雷雨》(一):话剧在中国的发展

10.2曹禺的《雷雨》(二):《雷雨》的特色

10.3曹禺的《雷雨》(三):周朴园形象

10.4曹禺的《雷雨》(四):繁漪形象



11 张爱玲与钱钟书



11.1张爱玲与钱钟书(一):张爱玲的创作

11.2张爱玲与钱钟书(二):《金锁记》

11.3张爱玲与钱钟书(三):钱钟书与《围城》

11.4张爱玲与钱钟书(四):《围城》的内涵和艺术成就



12 赵树理与解放区小说



12.1赵树理与解放区小说(一):孙犁的创作艺术

12.2赵树理与解放区小说(二):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与《暴风骤雨》

12.3赵树理与解放区小说(三):赵树理的小说创作

12.4赵树理与解放区小说(四):问题小说

12.5赵树理与解放区小说(五):《白毛女》


识别二维码,即刻观看

image.png

上一篇:文艺战”疫“,每日一课 | 舞台人生,走进戏剧艺术

下一篇:【以文战“疫”,以艺聚力】万年县抗疫主题作品展(十)
 

Copyright© 江西省万年县文化馆  技术支持:江西华邦LOGO黑.png

联系人:吕馆长 手机:18379319909 地址: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陈营镇建德大街会展中心2楼

备案号:赣ICP备18015958号-1